金乡

一粒米的价值
时间: 2019-04-12 点击数:6602 字体: 作者:系统管理员
  每逢吃米饭,我总是把碗里的最后一粒米吃进嘴里,看着干干净净的碗,无比的舒坦,这为后续的刷碗带来了不小的方便,也预防了米粒流入下水道可能带来的堵塞,真是一举多得。       但是,这小小的一粒米,被多少人忽视。但是,他们忽视的不是这小小的一粒米,而是占所有大米收成的三分之一被倒进了垃圾桶。回顾一下大米长成的整个过程,从播种、插秧、灌溉、养护到收获,历经将近一年的时间,多少农民洒下多少汗水,除去天灾,除去虫害,最后,只是其中的大部分真正克服艰难险阻长成一粒饱满的大米!但是,就是这么辛苦得来的劳动果实,竟然被白白的浪费掉,怎能不让人觉得可惜,怎能不让人痛心?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不是每个人都种植大米,但是,不是自己的劳动果实就不用珍惜了吗?他们浪费掉的仅仅是大米吗?回答是否定的。据中央电视台记者调查,饭店的剩饭剩菜中,有几百元一盘的高档菜品,没有动一下筷子就被扔掉。有时,一桌饭菜,能被吃掉的能占到三分之一,就已经不算是浪费了,这又是多少大米的价值?这已经不能用一粒米的价值去估算了。浪费,已经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勤俭节约自古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而这让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美德,已渐渐脱离了社会的土壤,变成了高高飘浮在空中的一句空话。
 
  多少年后,当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习近平主席执政后,反对铺张浪费,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预订酒店被取消,网民发起“光盘行动”,到得到千千万万民众的呼应。于是,大家从我做起,从自身行动上减少了浪费的发生,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但是,“光盘行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范围上减少了浪费。比如,我们身边的喜酒、喜面、升学宴依然层出不穷。主人家有了喜事,大摆筵席,饭菜足足的分量,似乎更有面子。但是,结果呢,大量的鸡鸭鱼肉被轻描淡写的巴拉几下,垃圾桶又成了他们最终的归宿!浪费依然存在!人们的惋惜声此起彼伏,但是,谁又能左右此种现象的继续发生?于是,大家拿着大量的方便袋,喜宴过后,完好的糖醋鱼,清蒸鱼,猪肘子,清汤鸡等,被装进了一个个白色的袋子,三五成群的带回家。这似乎成了一个喜酒喜面的普遍现象!“吃不了兜着走”,似乎从遥远的八九十年代又轮回到了一种时尚,但是,性质,却发生了质的改变,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但是,你听到过一个数字吗?人均每天6.3元的生活费用,当我们每天面对吃剩吃腻的鸡鸭鱼肉,在中国,依然有许多贫穷的角落,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农民,他们的日常生活距离我们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大中小城市力的人们将剩菜剩饭熟练的倾倒进垃圾桶,当大大小小的饭店一大桶一大桶吃力的往外运送吃剩的鸡鸭鱼肉白米饭、整个整个的剩馒头时,可曾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烈日的田野辛勤劳作的场景?可曾想到同在一个蓝天之下的同是中国的同胞馒头就咸菜的贫苦生活?而我们的丢弃足以满足他们奢侈的期望。
 
  我们应该充分消费的粮食,没有机会为我们更高级的人类服务!但是,不能够进入我们口中的东西,却被“高科技”变身成了美味佳肴,“地沟油”流向了普通百姓的餐桌,屡禁不止;肉食鸡,以十几天的成长速度,摇身一变,成了我们餐桌的美味佳肴,横行当道多少年;肯德基、麦当劳,促成了多少早熟的孩子?奶粉问题、苏丹红鸭蛋问题、西瓜膨大剂问题,假羊肉问题,等等,等等。我们所吃的东西有几个还是安全的?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了,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的安全感却在逐渐降低。
 
  食品浪费和食品安全问题同在!
 
  一粒米甚至不值一分钱,但是,它也是一份劳动果实,他也有他的价值,有他的人格和尊严,当他被无情的丢到下水道,你能听见他无声地哭泣吗?他不是为没有实现自身价值而痛心,他是在感伤,感伤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已脱离社会的土壤。一粒米,只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最本质的社会层面。
 
  所幸的是,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并且已经或正在制定一定的措施,采取一定的行动去解决这种种问题。一个习惯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一个习惯的改变需要思想上的改变和行动上的不断强化。尤其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的不断宣传,甚至需要去制定一定的制度去强制规范行为,人们更是需要精神上的不断鼓舞,需要社会每个人齐心合力,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去除浪费的不正之风,树立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珍惜生活的习惯和责任感,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